屏山君 | 文化出圈后,去往何方?
近來,文化出圈相關(guān)話題熱度居高不下。
2023年,福建文化出圈的是誰?
如果文化有腿,出圈后,它會去哪里?
在泉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館內(nèi),泉州提線木偶吸引了小朋友。福建日報記者 林輝 攝
在省兩會上,屏山君翻閱政府工作報告,透視報告中的文化年輪,力圖找到八閩文化出圈的密碼和走向。
出圈的是誰?
只有文化肌體足夠強壯,“破壁”“出圈”才能成為可能。對比這兩年的政府工作報告,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推進文化強省建設”。而今年的報告則提出,2024年要“加快建設文化強省”。從推進到加速跑,2023年來我省文化建設如何完成“強肌健體”?盤點家底,屏山君發(fā)現(xiàn)不少“熱詞”?!懊坊í劇被鹆恕T诘诰艑弥袊鴳騽—勗u選中,我省成為摘得兩朵“梅花”的唯一省份。不止是梅花,我省還摘得曹禺戲劇文學獎、中國音樂“金鐘獎”實現(xiàn)零的突破……福建文藝創(chuàng)作不斷從“高原”向“高峰”邁進。
任奇志 攝
“嵩口模式”霸屏。這一年,隨著全省文物工作會議等會議的召開,“嵩口模式”再度出圈。在硬件上不大拆大建,在文脈上致力于留住當?shù)厝说泥l(xiāng)愁,用最小預算最小破壞針灸式改造活化古鎮(zhèn),嵩口經(jīng)驗頻頻亮相央媒及省市各類媒體,成為古鎮(zhèn)“煥新”的經(jīng)典案例。“三浦并臻”令人眼前一亮。2023年,三座以“浦”為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從“中國民間藝術(shù)(剪紙)之鄉(xiāng)”“中國書法之鄉(xiāng)”——漳浦、“中國詩歌之鄉(xiāng)”——霞浦到“中華詩詞之鄉(xiāng)”——浦城,三縣“牽手”成立“三浦并臻”文化聯(lián)盟,通過陣地共建、平臺共享、人才共育、品牌共創(chuàng),山海并進,共挖“文化富礦”。
霞浦海岸線 鄭德雄 攝
此外,“卡通朱子”形象成為南平街頭巷尾的靚麗景觀,《侯官是我家》被福州大學城20余萬青年學子傳唱,全國首部海洋強國主題劇《最憶船政》演出場場爆滿,福文化主題書店客如云來,“?!币庀蠼櫞蠼中∠铩衲甑恼ぷ鲌蟾嫣岬?,2023年我省“文化建設成果豐碩”。屏山君認為,這些出圈熱詞就是“成果豐碩”的最直觀投射。不過,出圈不是目的,文化出圈后走到哪里,才是關(guān)鍵。
走到百姓身邊
在報告中,屏山君看到,2023年我省大力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歡樂常相逢”、百姓大舞臺、鄉(xiāng)村音樂會等文化惠民活動群眾喜聞樂見,內(nèi)容多姿多彩。過去一年里,屏山君觀看了多場文化惠民演出。其中一場,在38℃高溫下,“梅花獎”獲得者吳晶晶穿著棉襖,里三層、外三層,在舞臺上演繹一位普通婦女陳金蛾的悲劇人生。臺下,空氣粘稠,觀眾里三層外三層地擠著,卻絲毫不影響觀劇的專注。這場在廈門鄉(xiāng)村展演的高甲戲《半把剪刀》,生動詮釋了“摘梅”只是起點,到群眾中去、“唱進百姓心窩子”,才是文化出圈后的“長紅”秘訣。
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吳晶晶在高甲戲《半把剪刀》中飾陳金娥。黃勤偉 攝
“讓藝術(shù)在田間地頭發(fā)光。”自2023年6月29日以來,我省啟動“為人民綻放”福建省梅花獎演員演出季,組織歷屆梅花獎演員領(lǐng)銜,演出150余場,其中惠民演出90余場,“線上+線下”觀眾超千萬人次。不僅要到群眾中去,更要讓群眾當主角。屏山君發(fā)現(xiàn),從貴州“村BA”爆火到廣西“科目三”成為年度最熱舞蹈,老百姓日益成為“文化自信”的主體,“文化出圈”的締造者。從我省來看,一場場“百姓大舞臺”由百姓編、百姓演、百姓看,民俗表演、民間藝術(shù)、廣場舞……家門口的大餐辦得有聲有色,在鄉(xiāng)村、社區(qū)悄然開花。
福建百姓大舞臺(福州地區(qū))系列文藝演出在福州閩江之心上演。圖源:福州市文化館
2023年1月,屏山君近距離觀看了一場在閩江之心舉辦的“百姓大舞臺”。一群00后身穿傳統(tǒng)服飾,帶著古箏、笛子、琵琶等樂器上場,演繹心懷少年夢想的《濯海令》、雁鳴蕭蕭的《滄海一聲笑》、金戈鐵馬的《象王行》《蘭陵王入陣曲》、浪漫唯美的《廣寒宮》,每一首歌的前奏一出現(xiàn),就會引發(fā)臺下的全體跟唱。當天,少年和“國潮”一起,點燃了閩江之心的觀演熱情,也成為屏山君心中最難忘的2023文化風景。
潤進游客心田
翻開政府工作報告,我省提出,2024年要“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與“加快建設文化強省”遙相呼應,相得益彰。為什么這么說?從近年來我省的文旅實踐來看,屏山君發(fā)現(xiàn),當文化遇見旅游,它為旅游注入靈魂,旅游又讓文化不斷煥發(fā)新的活力,完美詮釋了“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體驗“簪花圍”的游客在泉州市蟳埔村拍照。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周義 攝
“世遺之城”泉州頻繁“出圈”:蟳埔“簪花圍”造型引發(fā)打卡熱潮,“蟳埔女”抖音話題超11億人次,背后是“海絲文化”的長期積淀;泉州南音登上央視春晚,熱度持續(xù)升溫,也成為游客到泉州必打卡感受的項目。在廈門,文化讓旅游變得更“潮”。去年7月,持續(xù)10天的第四屆鼓浪嶼音樂節(jié)吸引了全國的樂迷和游客?!袄欣钕鋪韽B看演出”成為新晉“流量擔當”,“影視打卡游”讓廈門的背街小巷都成為網(wǎng)紅打卡熱點。剛剛過去的元旦假期,廈門市上百場玩法新潮的文旅節(jié)慶活動,既讓文化“活”了,又讓旅游“火”了。3天時間,廈門迎來173.53萬游客,旅游收入超過14億元。在南平,《大儒朱熹》精品劇目、“朱子之路”研習營、政和文公宴……一系列與朱子相關(guān)的文化大餐陸續(xù)與游客相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從書院、博物館中走出來,變成可知可感的旅游體驗。
《大儒朱熹——大型詩詞詠誦會》在南平大劇院精彩上演。圖源:閩北日報
在福州,三坊七巷里一系列獨具特色的文旅IP走入公眾視野——林則徐紀念館推出體現(xiàn)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特展;嚴復故居推出古厝實景劇本殺等沉浸式體驗項目;始建于明萬歷年間的水榭戲臺常態(tài)化舉辦福州閩劇、評話、伬藝等非遺表演。這些體驗讓旅游擺脫了“千街一面”,成為游客的獨特文旅記憶?!裰嘏c輕盈共舞,八閩文化一路走來,吸收了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古樸別致的閩越文化、絢麗多彩的海洋文化,在歷史上就曾一次次“出圈”。而今殷殷初心如磐,時代答卷卻常看常新。當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交織,文化被百姓創(chuàng)新,為旅游傳播,種種跨界必將帶來不可思議的化學反應。新一年的文旅發(fā)展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2024年,且到八閩來,聽那詩與歌!
來源: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
編輯:劉寧芬
審核:陳小蝦 周邦在
責任編輯:劉寧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