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望/彈殼哨
寧德網(wǎng)(鄭望)打靶歸來,扛著靶,走在金色的海灘上。晚風里,將一枚黃銅色的彈殼銜在嘴邊,吹響彈殼哨,吹響屬于戰(zhàn)士的樂趣。
盡管彈殼充滿硝煙的滋味,但從火藥里脫殼而出的音響,給年輕士兵增添了幾多豪氣!“你問我什么是戰(zhàn)士的性格,我送你一枚小彈殼。它會在祖國需要的時候,噴涌出那一腔烈火。戰(zhàn)士的性格就是這樣,有我無敵,有敵無我……”一顆顆子彈被裝上彈匣,一旦準星排除多層的虛光,引缺口與目標連成三點一線……“颼”一聲,子彈從槍口射向靶心,彈殼也隨之落地。滾燙的彈殼,留下幾多冷峻思考:士兵是最容易受人崇敬的人,士兵也是最容易被人遺忘的人。只要彈頭射中了目標,被遺失也不覺得委屈。“彈殼,如同一名戰(zhàn)士,它在戰(zhàn)斗中驚天動地,卻在勝利后保持沉默。戰(zhàn)士的本色就是這樣,無私奉獻報效祖國。”
即便彈殼發(fā)出的只是單調,但凡當兵的人,都鐘情于這份獨特的喜悅。“你問我什么是戰(zhàn)士的生活,我送你一枚小彈殼。它曾經(jīng)歷過風雨的洗禮,也吹響過一支短歌。戰(zhàn)士的生活就是這樣,有苦有樂,有聲有色……”每當實彈射擊過后,兵哥哥便躬身拾起小彈殼。這一枚枚閃閃發(fā)亮的寶貝,不但承載射擊訓練的摸爬滾打,還定格真槍實彈考核的優(yōu)異成績;不但詮釋了官兵的苦樂與擔當,也蘊含軍旅從緊張里獲取輕松的拾趣。相信凡是當兵的人,心中都有一顆屬于自己的子彈殼。因為被兵哥哥賦予了愛心,這些彈殼制作成了“軍營特產(chǎn)”:飛機、坦克、火箭等工藝品,還有炮彈殼做成編鐘,把雷與火的余音,化作戰(zhàn)士青春的樂章;還有彈殼壘起一座“和平鴿”雕塑,寓意戰(zhàn)士永遠向往和平;還有情侶戒指、臺燈、樓梯護欄……隨著思想啟迪的不斷脫殼,子彈殼也不只是子彈殼了,它們是戰(zhàn)士無數(shù)個創(chuàng)意付諸實踐的智慧結晶。
如畫的小島,如詩的黃昏。彈殼哨,傳神地吹奏給飛鷗與征帆,高遠的愿望和美麗的憧憬;吹奏給海浪與礁巖,五彩的夢境和繽紛的遐想;吹奏給天空與大海,吉祥的白云和透明的蔚藍…… ?。o限歡樂的彈殼哨,溢滿金色的黃昏。踏著暮歸的夕陽,海防戰(zhàn)士用彈殼吹奏給祖國一個灼熱的樂句。
責任編輯:吳圣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