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評:居上欲寬
范伯義
二姑媽一家十五六口在一張大桌子吃飯,四代同堂,其樂融融,這在現(xiàn)代社會比較少見了。
姑媽斗大字不識一兩個,她自稱沒文化,可有一回跟她聊家長里短時,我肅然起敬。
她說:晚輩的事,我歷來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行得正,管得那么細(xì)干什么?做為長輩,要是這個看不慣,那個不放心,不累壞,也活活氣死。”
姑媽的治家言行,在歷史上還能找到掌故呢,那便是“不癡不聾,不做阿姑阿翁”。
唐代名將郭子儀打敗了安祿山,平定安史之亂,因功封王,后來唐代宗把升平公主下嫁給郭子儀的第六子郭曖。郭子儀自然明白皇帝的一番心思,從此格外小心謹(jǐn)慎,惟恐一朝不慎,招來不測。
有一次,這對小夫妻吵架吵得六親不認(rèn),郭曖說,公主有什么稀罕,你父親的天下,若不是我父親替你們打回來,你還能當(dāng)公主嗎?公主氣憤之極,馬上回宮向爹爹唐代宗告狀。
郭子儀得知此事后,也嚇壞了,立即把兒子五花大綁起來送到皇宮去謝罪。
唐代宗安慰一番女兒后,令其回娘家。旋見親家把女婿綁進(jìn)宮來,不但不生氣追究,反而問親家好好地把兒子綁到宮來所為何事?郭子儀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報告了來龍去脈并請皇帝降罪。
唐代宗聽后哈哈一笑,寬和地對郭子儀說,他們小兩口吵架,是年輕人的常事,你去管他干嘛呢?“不癡不聾,不做阿姑阿翁”。一場有可能誅滅九族的巨大危機,頓時煙消云散。
孔子說:“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居上要寬,一個家庭如此,一個單位及至一個城邦亦如此。原人民日報總編輯范敬宜不僅是新聞大家、好領(lǐng)導(dǎo),更被季羨林先生譽為“四絕”式人物。他提出的“人不求全,求全則天下無可用之材;文不求同,求同則天下無可讀之章”等名言,至今仍被新聞界視為圭臬。
季老引用孟子的話來贊美范老先生,孟子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斬,而范家卻幾十世興旺發(fā)達(dá)。范敬宜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第28世孫,忠實繼承了先祖“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憂國憂民思想,嚴(yán)以律己,寬以待人。
1992年秋,筆者在北京有幸聆聽時任經(jīng)濟(jì)日報總編輯范先生的教誨,如沐春風(fēng)。尤其是范老上課時的一句話,“我的每位記者編輯都各有長處,我這個總編,只不過提供一個適合他們的舞臺罷了。而自己則跟他們學(xué)寫文章”。真正做到了“居上欲寬”,使人終身不忘。
稍加留意會發(fā)現(xiàn),居上甚嚴(yán),尤其是主官主管有“察察之明”見識的,該單位如一潭死水,員工的創(chuàng)造力和積極性得不到發(fā)揮;而居上太松的部門儼然成了一盤散沙,上下渾渾噩噩、吊兒郎當(dāng),不務(wù)正業(yè)。
當(dāng)然,提倡居上欲寬,是指寬而有度,絕不是鼓勵當(dāng)老好人,你好,我好,大家好,其結(jié)果肯定是大家都不好。該嚴(yán)的時候嚴(yán),該寬的時候?qū)?,一陰一陽,張弛有度,方才算得上管理有方?/p>
孔子的學(xué)生子夏說:“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xué),吾必謂之學(xué)矣。”
二姑媽表面上“難得糊涂”,但在培養(yǎng)子孫“孝悌謹(jǐn)信”上一點都不含糊,孩子個個有出息,一身正氣;而對待鄰里則如家人般真誠寬厚;更可貴的是她幾十年如一日陪婆婆吃飯睡覺,直到老人家安然辭世。以《論語》的觀點,她系“未學(xué)”,所謂沒知識文憑的人,但絕對是有文化有學(xué)問的人——深諳“居上欲寬”的好媳婦、好母親、好婆婆。
責(zé)任編輯:劉寧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