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網(wǎng)評】剽竊者戒
陳恭民
十多年前,筆者的一篇散文在省報和地級報的副刊同日刊出。前些日子,與友人結伴到富春溪畔的森林公園游玩,那里的樟樹林參天蔽日,如威風凜凜的將士守護著人類的家園。
我跟朋友炫耀寫過贊美樟樹的小文章,并拿出手機上網(wǎng)搜索,結果讓朋友大失所望,讓自己大為驚訝,該文登在一家首都大報上,2000多字的文章一字未動,但署名卻不是敝人。
“這樣的竊賊也太猖獗了吧,投訴他!”大家義憤填膺。我笑說,沒什么,從某種意義上看,還要感謝那個人,是他(或她)在幫擴拙作的傳播力、影響力。
“你這么看,表面是大度,其實是縱容剽竊者”朋友紛紛反對我的態(tài)度與作法。后來,我也跟相關部門溫婉地反映過,但石沉大海,未有回音。
在沒有互聯(lián)網(wǎng)之前,剽竊是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的,只因古今中外的著作汗牛充棟,抄襲者采取改頭換面或移花接木等手段是極難被抓到的,面對浩如煙海的圖書,靠人力甄別打假若大海撈針,除非大段大段或通篇剽竊。現(xiàn)如今,網(wǎng)絡云計算像照妖鏡似的,只要有人檢舉,輕敲鍵盤、指點屏幕,偷雞摸狗之徒決定無所遁形。
即便如此,學術造假依舊如麻如粟,而且很多是學士、碩士、博士,其中還不乏大教授、大學者、科學家等社會名流。
人們很難將社會名流與盜賊連在一起,殊不知剽竊就是小偷、賊寇。平日里,你不可能看到博士、教授到超市偷東西,可能性微乎其微,一旦被抓個現(xiàn)行,百口難辯,臉往那兒掛?可是抄襲人家的著作就不一樣了,那些名流大腕大有“竅書不為偷”的僥幸心理,一旦東窗事發(fā),要么狡辯蒙混過關,要么干脆不認帳。
也許您會問,著作權法都頌布好多年,作者維權有法可依,緣何因剽竊事件對簿公堂的官司案件卻少之又少?除了打官司異常麻煩之外,誰能保證自己的屁股總是干凈的?鑒于此,有良心的學者呼吁:“應該從國家的層面上建立學術誠信體系,讓造假之徒一次剽竊,處處受限”。
前些年,某地有一文學青年十分活躍,經常在報紙副刊上看到他的游記隨筆。從他的大作可知,作者系事業(yè)單位公職人員,卻有機會周游全國名山大川,而且有時一個月就玩了七八處,好生羨慕。后來,某編輯告訴我,那人的所有作品都是抄襲的,亦無穿靴戴帽,加以粉飾,剽竊手段也并不高明,幾乎是從縣級報紙和網(wǎng)站“拿來”,所以不容易被發(fā)覺。
剽竊的目的非常簡單,一為名,二為利??墒且怀淮€正著,名利皆丟,斯文掃地。就像上述那名“文藝青年”,未出事前風光無限,如今在報紙和網(wǎng)站上再也難覓其蹤跡。
顧炎武在《日知錄》中有這么一段話:“凡述古人之言,必當引其立言之人。古人又述古人之言,則兩引之。不可襲以為己說也”。 著作權法正式施行不過近十來年的事,而中國的古人早就注意到學者文人“不可剽竊”這個規(guī)矩?!兜茏右?guī)》更是告誡世人:“有余力,則學文”。畢竟,做人是第一位的,做文次之。
責任編輯:劉寧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