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寧硋器:窯變的“新生”
肖家漲正扛著剛制好的硋器
肖家漲正在指導學生制作硋器
寧德網(wǎng)消息(黃起青 李向娟 文/圖)陽光,水,黏土。
7月的周寧,黏土在呼吸,水溫潤,陽光正好。筆者走進周寧縣浦源鎮(zhèn)萌源村的制硋作坊,看到肖家漲正與同伴分工協(xié)作,或手工制硋,或揉捻黏土,或晾曬硋盆。作坊里側,擺放著的成千上萬件硋器,像是在無聲贊美著匠人的妙手給予的重生。
黏土藝術不敵新材料
嚴格說來,硋是介于陶與瓷之間的黑瓷。蔡襄曾在《茶錄》中這樣說:“建安所造者紺黑。”密封狀態(tài)下的硋器,可以保留適度的透氣性,是釀酒、腌菜、儲藏酒和茶最適合的器皿,是中國南方人家常見的生活器物。
今年66歲的肖家漲是萌源制硋世家第7代傳人,14歲起就一直跟在堂兄身邊摸爬滾打,練就了手工制硋的好本領,米缸、酒壇、花盆等硋器制作他樣樣拿手。
轉動笨重的陶車,不到10秒鐘,原本“蜷”成一團的泥土在他的雙手中“站立”,硋底、硋身、硋口慢慢成型。塑成型的硋得先晾兩天,用小木板敲打修整,讓表面光滑,同時去除黏土中的氣泡。接著再用木板打上花紋,晾上三五天,等干透了方能上釉裝窯燒制。在36小時的燒制過程中,肖家漲得不斷“觀火”以便添柴,稍不留神窯內(nèi)兩三千件硋器就會功虧一簣。
在他回憶中,和很多手工藝一樣,手工制硋業(yè)20年前還挺熱門,全縣有近30家制硋作坊,想學這一技之長的人很多。但隨著新材料的涌現(xiàn),傳統(tǒng)硋器不可避免地退出市場,一年也賣不出幾窯瓦盆瓦罐。同時,手工制硋是臟活累活,學習和制作周期長,收益相對較低,能沉下心來學藝的年輕人越來越少。
即使是肖家漲這樣的熟手,一年的產(chǎn)量也從三四十窯下跌到五六窯。“每次點火燒窯,心里都沒底。”他表示,自己大半輩子都與硋“相依為命”,雖然市道艱難但真的停不下來,由此選擇了默默堅持。
硋器“新生”還得靠創(chuàng)新
堅持,常能等來希望。近年來,周寧縣經(jīng)常在省內(nèi)外舉辦各類旅游推介活動,“玩泥巴”的肖家漲與他的手工制硋技藝,成了周寧縣的非遺名片之一。在鯉魚溪民俗館里,縣文旅局給他留了個位置,得以展示手工制硋。6月上旬的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日活動,肖家漲再次受邀在縣城河濱廣場“擺攤”,他的展演又一次吸引圍觀群眾一試身手。
與此同時,肖家漲將原本較為粗糙的工藝精細化,開始制作一些茶具、洗磨盤及小獅子形狀的紙鎮(zhèn)、席鎮(zhèn)等裝飾硋器,頗受顧客喜愛。他說,過去自己只會造行業(yè)里大家約定俗成的產(chǎn)品,但現(xiàn)在的人特別中意這些帶有文化味的小玩意,所以要開拓市場還得靠創(chuàng)意。去年下半年以來,陸陸續(xù)續(xù)有上海、廣東等地的顧客上門定制。
原本自娛自樂的小東西,沒想到成了新商機。“一窯可以燒五六百個茶具、小獅子,前幾天剛燒的那一批,已經(jīng)銷售一空。”肖家漲驚喜地說,他還要不斷改進裝飾硋器的造型,添加更多品種,讓“新產(chǎn)品”更加多樣別致,更符合大眾的審美。
經(jīng)濟回暖帶動技藝的傳承。如今,肖家漲一年可以燒上12窯,產(chǎn)品遠銷全省各地,年純收入可達10多萬元。為了應對源源不斷的訂單,他不光請來兩個村民當幫工,還讓兒子回鄉(xiāng)繼承家族技藝。
隨著“露面”機會的增多,肖家漲手工制硋名聲逐漸遠播,周末、寒暑假常有學生慕名來學,他也樂意義務教授。小學剛放假,家長葉燕彬便帶著孩子來體驗,她說:“手工制硋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技藝,讓孩子來學,既是學文化也是培養(yǎng)動手能力,已經(jīng)跟著肖師傅學了4節(jié)課。”
“學的人越多我越開心!多的時候有近40個學生,但現(xiàn)在的廠房只能容納10個學生,所以我打算擴大面積,辦一個有規(guī)模、更正規(guī)的培訓班。”肖家漲有了新計劃。
作坊里,木板敲打硋坯的聲音起起落落,泥土無聲,硋器有情。“窯”變出的一個個魅影,見證著流淌的歲月,演繹著民間藝人的執(zhí)著堅守。
責任編輯:鄭力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