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縣松城街道社區(qū)里的老年演唱團

古生村依山傍水,有上千年歷史??倳泚淼酱迕窭畹虏?。房子雕梁畫棟,院落干凈整潔,植物生機勃勃,看到一家七口“四代同堂”,他十分高興??倳浾f:“這里環(huán)境整潔,又保持著古樸形態(tài),這樣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
-
閩劇《四郎探母》
http://upload.m.kys-environmental.com/2017/0226/1488076581520.jpg img/water1.png -
每到固定的演出時間,臺下早早就坐滿了老戲迷。
http://upload.m.kys-environmental.com/2017/0226/1488076581803.jpg img/water1.png -
演唱團里有些演員是原閩劇藝人,排練時十分專業(yè)。
http://upload.m.kys-environmental.com/2017/0226/1488076580681.jpg img/water1.png -
演員在后臺精心化妝打扮。
http://upload.m.kys-environmental.com/2017/0226/1488076581531.jpg img/water1.png -
器樂伴奏有板有眼,一絲不茍。
http://upload.m.kys-environmental.com/2017/0226/1488076580956.jpg img/water1.png -
周末上公園排練,為節(jié)省時間,演唱團演員一早在家化好妝出門。
http://upload.m.kys-environmental.com/2017/0226/1488076581255.jpg img/water1.png
寧德網(wǎng)消息(徐烽 夏斌 圖/文) “輕移蓮步小園東,窗臺點點映鞋弓……”2月13日,周一,晚8時許,霞浦縣松城街道月波亭老人活動中心里,傳來一陣陣悠揚的閩劇唱腔。
走進演唱大廳,臺上,社區(qū)老人演唱團的演職員們正專心致志、惟妙惟肖地演唱著排練的曲目;臺下,上百名觀眾看得津津有味、如癡如醉……
“當(dāng)時,我們幾個同樣酷愛音樂、要好的退休朋友,經(jīng)常聚在一塊,自娛自樂。”演唱團組織者之一、如今已是團長的王善禮說,“剛開始,大家都是集中在縣城山河路邊上的空地上,每次演出都會引來許多休閑的市民前來圍觀。漸漸地,圍觀的市民越來越多。”
眾多觀眾的喜愛,促使王善禮他們萌發(fā)了成立演唱團隊的念頭。經(jīng)過一陣緊張籌備,2012年6月,演唱團正式成立。當(dāng)初,全團不到20個人,演唱、演奏的曲目也只有單一的閩劇曲目。而今,演職員已經(jīng)增加到了50多人,除了閩劇,還演唱越劇、京劇及現(xiàn)代京劇等曲目。演職員中,年齡最大的75歲,平均年齡達到70歲左右,是清一色的老年音樂愛好者。
由于是老年人自發(fā)的演唱團體,演唱所需的樂器、燈光、道具、舞臺布置等所有設(shè)施,都由老年演職員自己解決。
“大家很團結(jié),只要是演出需要,都不分彼此。”王善禮頗為自豪地說,“我們現(xiàn)在的主要樂器有電子琴、大提琴、三弦三大件,每件都是三、四千元,還有1萬多元一把的二胡,將近數(shù)十萬元的燈光、音響、服裝等設(shè)備。”
團里的演出,都有著嚴格的定期時間,每周一、周五晚上在月波亭演唱閩劇,周二下午演唱越劇,周三則是演唱京劇,演唱時間2小時左右。每次演唱,都有好幾百名觀眾前來觀看。
隨著老年演唱團的名聲越來越大,這些年,邀請前去表演的地方也越來越多。
“演出是個辛苦活,卻也是件快樂事。每當(dāng)聽到觀眾的熱烈掌聲,我們渾身就好像都有使不完的勁。”王善禮激動地說,“只要鄉(xiāng)親們需要,我們愿意一直演下去。”
責(zé)任編輯:吳圣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