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絡(luò)中國節(jié)·元宵】壽寧好南陽 千年“元宵?!?/h1>
傳承千年的壽寧南陽“元宵?!?,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元宵節(jié)在南陽被稱為“元宵?!?,集民生祈福、民間飲食、體育競技、旅游觀光等于一體,至今傳承了一千多年,富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同樣令人向往。2月23日,記者來到南陽,現(xiàn)場感受了一把與眾不同的“元宵?!?。
顧名思義“元宵?!?/strong>
南陽“元宵?!逼鹪从诒彼?,經(jīng)過了宋、元、明三朝的民族文化融合,至今被完好地保留下來。相傳,北宋(公元1000)咸平年間,龔氏先民從河南南遷至南陽(古稱漁溪)開基,遠離故土,難忘家鄉(xiāng),在每年的農(nóng)歷正月十五舉辦當時中原地區(qū)廣泛流行的元宵節(jié)鬧元宵、敬神、祈福、祭祖等活動。
明朝洪武年間,南陽發(fā)展成為了“漁溪36村”的富庶之鄉(xiāng),以南陽主村為中心,繁衍生息著36個村落,22個姓氏,由于福建主產(chǎn)水稻而不產(chǎn)小麥,先民便用粘米、糯米水磨粉代替面粉制作用于敬神祭祀的“冥頭(方言:饅頭)”。早期敬奉的是“社稷神明”,祈福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國泰民安。當時“陳靖姑”信俗文化在福建山區(qū)頗負盛名,南陽元宵福的敬奉神明便改推崇敬奉“陳靖姑”及“社稷神明”。
宋末元初,中原人民躲避戰(zhàn)亂,大量南遷到福建閩東北山區(qū),南陽龔氏族人為了彰顯博大包容的胸懷,將元宵祭祀祈福的“冥頭”做成區(qū)別中原元宵湯圓“大冥頭”,分享給后續(xù)南遷到南陽落戶的鄉(xiāng)民,并吸引各姓鄉(xiāng)民先后參與一起舉辦“元宵?!泵袼谆顒?。到清朝咸豐同治時期(1831-1875),從單一的鬧元宵、敬神、祈福、祭祖民俗信仰活動發(fā)展成為了集“鄉(xiāng)村治理、體育競技、傳統(tǒng)道德、國學傳承、民族團結(jié)、民俗信仰、鄉(xiāng)愁記憶”多元文化融合,亦可稱之為民俗文化的鼎盛時期,珍藏于民間的絕活吃瓷杯、吞筷子、搭九樓、駝八仙等成為看的見、莫得著的“福文化”。
同期,南陽“元宵?!边@一民俗,隨著壽寧茶葉的出口貿(mào)易又傳播到了香港、澳門及東亞多國。解放前夕,大量南陽籍兵丁及商賈外遷,南陽元宵福傳播到了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地區(qū),其中以臺灣、香港、印尼、馬來西亞流行最廣。改革開放后,時常有臺灣、印尼、馬來西亞的華僑回來參加“元宵福”活動。
2016年,“元宵?!北涣腥雽幍率械谖迮俏镔|(zhì)文化遺產(chǎn)。
近年來,政府及文化部門站在挖掘、保護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高度,加強了引導,注重培植新的品味。
“南陽福文化,可以說是中國福文化的活標本之一。目前南陽鎮(zhèn)政府在積極申報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并且計劃成立南陽‘元宵?!芯繒?,深入研究、大力弘揚南陽元宵福文化?!蹦详栨?zhèn)分管宣傳負責人說,推動南陽小城鎮(zhèn)建設(shè),形成“兩鎮(zhèn)同城”一體化格局,促進地方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就必須得到群眾的配合與支持,而“元宵?!本褪悄廴诵?、完善社會治理的有效途徑。
精神教化河神“晏公”
“元宵福”信俸的河神“晏公”又稱“勇男圣王”,是漢時湖南省鎮(zhèn)鄉(xiāng)人。相傳當時祖父與父母具在,兄弟五人,圣王為長,幼時讀書過目不忘,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祖父特別喜歡他。出生后,他家鄉(xiāng)連續(xù)三年大獲豐收,稻谷達到一莖三穗,村民都感到這是天降吉祥。到了王莽造亂時,他憂國憂民,愛國愛鄉(xiāng),親自組織鄉(xiāng)民,把守要沖,多次與敵人作殊死搏斗??稍谝淮螒?zhàn)斗中,終因敵眾我寡,他在江中遇害。他的事跡感天動地,上帝封他為“晏公元帥”,屬江中水神,長期受百姓敬仰。
據(jù)《龔氏宗譜》記載,明朝洪武31年(1398),我國北方發(fā)生饑荒天災,福寧府將大量賑災征糧任務(wù)下派給南陽籌集,龔氏第九世龔子杰發(fā)動漁溪36村鄉(xiāng)民義捐搶糧救災,并奉旨組織押運搶糧到宛平(今北京),途中經(jīng)過揚子江遭遇洪水大浪,船頭立香案祈求神明護佑,得到河神“晏公”庇佑,化險為夷,順利渡江,完成押運賑災錢糧任務(wù),并受到了朝廷的嘉獎并授官帶。
回鄉(xiāng)后,龔子杰率眾人建造“晏公神廟”,供鄉(xiāng)親信眾祭拜,祈求四季平安,并約定每年的“元宵?!痹陉坦駨R舉辦,從此南陽元宵福以敬奉“晏公河神”為主,漁溪36村群眾廣發(fā)參與,并不斷充實內(nèi)容,南陽元宵福民俗文化活動名聲鵲起,形成了當?shù)刈罹哂绊懥Φ拿袼仔叛龌顒?。而龔子杰運糧遇神保佑的故事在南陽被永久傳為佳話,龔子杰運糧有功,后人也把他當神一樣去敬拜,并把他的事跡寫進了《龔氏家譜》里。
每年農(nóng)歷正月上旬,南陽鎮(zhèn)“元宵福”從村民中選出“福首”,以自愿方式捐款捐物,并組織村民義務(wù)清洗溪流,嚴禁往溪中扔臟物;中午在龔氏祠堂進行“百家宴”;在村中十字路口等搭牌門、立燈柱等;正月十三日舉行接大王和晏公元帥民俗踩街活動,并在宗祠內(nèi)祭祀、祈福。宗祠內(nèi)獨具特色、成對上千的燈燭擺滿了桌面,冉冉齊燃、熠熠生輝,祈福活動一直持續(xù)到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正月十五村中各戶均以神銃為號,點燭定灶,戒齋素食一天,而祠內(nèi)所有工作人員均應沐浴更衣,齋戒素食。夜花、神銃響徹天空,龍獅儺舞、吹彈拉唱,場中男女呼朋聚友、挾老挈幼,過關(guān)設(shè)霞、清醮祈福、自備筵供、各設(shè)場景,攤販小吃,玩耍雜然,徹夜不眠。此后,祈選新福首、送花船,直至十六日早上開齋為止。南陽“元宵?!辈粌H是村里眾親友團聚的盛會,更是一項隆重的民俗活動。
“做饅頭”元宵重頭戲
“元宵?!被顒又凶顬橹匾慕M成部分便是做饅頭了。在元宵期間,南陽人不是吃“湯圓”,而是吃一種類似湯圓,代表吉祥、健康、平安、幸福、團圓的糯米與粳米混成的圓子,稱為祈福饅頭。
“做饅頭”工序復雜考究,場面壯觀,數(shù)百人一起動手,每年平均要做16萬個,所用糯米與粳米200多擔、赤豆和紅白糖各約60擔。如此浩大的工程,本來最好沒有孩子干擾更能提高做饅頭效率。但是,南陽人卻又鼓勵小孩參與做饅頭,他們參與大人們做饅頭并不是為了能多做幾個饅頭,而是讓他們摸摸饅頭、捏捏饅頭,既是一種從小勞動觀念的教育,更是一種特殊的“摸?!?儀式和“祝?!保⒁庵斆靼渭?、進步向上、考試高中、一代更比一代強,既弘揚了尊老敬老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也寓意著祝福,即祝福孩子們能夠快樂平安地成長。
“元宵饅頭還代表的是家的記憶,10個小饅頭寄到哈爾濱,郵費46元,郵寄到外國的郵費是饅頭成本的幾十倍,但它卻是遠在新加坡、馬來西亞、雅加達的僑胞斷不了的念想?!蹦详枴霸!狈俏镔|(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龔振祿說,對在外的鄉(xiāng)賢來說,這是一種鄉(xiāng)愁的記憶,吃饅頭記住家在哪里、根在哪里。
來源:閩東日報·新寧德客戶端記者 林翠慧 彭娟
編輯:何冰如
審核:陳小蝦 周邦在
責任編輯:何冰如
傳承千年的壽寧南陽“元宵?!?,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元宵節(jié)在南陽被稱為“元宵?!?,集民生祈福、民間飲食、體育競技、旅游觀光等于一體,至今傳承了一千多年,富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同樣令人向往。2月23日,記者來到南陽,現(xiàn)場感受了一把與眾不同的“元宵?!?。
顧名思義“元宵?!?/strong>
南陽“元宵?!逼鹪从诒彼?,經(jīng)過了宋、元、明三朝的民族文化融合,至今被完好地保留下來。相傳,北宋(公元1000)咸平年間,龔氏先民從河南南遷至南陽(古稱漁溪)開基,遠離故土,難忘家鄉(xiāng),在每年的農(nóng)歷正月十五舉辦當時中原地區(qū)廣泛流行的元宵節(jié)鬧元宵、敬神、祈福、祭祖等活動。
明朝洪武年間,南陽發(fā)展成為了“漁溪36村”的富庶之鄉(xiāng),以南陽主村為中心,繁衍生息著36個村落,22個姓氏,由于福建主產(chǎn)水稻而不產(chǎn)小麥,先民便用粘米、糯米水磨粉代替面粉制作用于敬神祭祀的“冥頭(方言:饅頭)”。早期敬奉的是“社稷神明”,祈福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國泰民安。當時“陳靖姑”信俗文化在福建山區(qū)頗負盛名,南陽元宵福的敬奉神明便改推崇敬奉“陳靖姑”及“社稷神明”。
宋末元初,中原人民躲避戰(zhàn)亂,大量南遷到福建閩東北山區(qū),南陽龔氏族人為了彰顯博大包容的胸懷,將元宵祭祀祈福的“冥頭”做成區(qū)別中原元宵湯圓“大冥頭”,分享給后續(xù)南遷到南陽落戶的鄉(xiāng)民,并吸引各姓鄉(xiāng)民先后參與一起舉辦“元宵?!泵袼谆顒?。到清朝咸豐同治時期(1831-1875),從單一的鬧元宵、敬神、祈福、祭祖民俗信仰活動發(fā)展成為了集“鄉(xiāng)村治理、體育競技、傳統(tǒng)道德、國學傳承、民族團結(jié)、民俗信仰、鄉(xiāng)愁記憶”多元文化融合,亦可稱之為民俗文化的鼎盛時期,珍藏于民間的絕活吃瓷杯、吞筷子、搭九樓、駝八仙等成為看的見、莫得著的“福文化”。
同期,南陽“元宵?!边@一民俗,隨著壽寧茶葉的出口貿(mào)易又傳播到了香港、澳門及東亞多國。解放前夕,大量南陽籍兵丁及商賈外遷,南陽元宵福傳播到了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地區(qū),其中以臺灣、香港、印尼、馬來西亞流行最廣。改革開放后,時常有臺灣、印尼、馬來西亞的華僑回來參加“元宵福”活動。
2016年,“元宵?!北涣腥雽幍率械谖迮俏镔|(zhì)文化遺產(chǎn)。
近年來,政府及文化部門站在挖掘、保護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高度,加強了引導,注重培植新的品味。
“南陽福文化,可以說是中國福文化的活標本之一。目前南陽鎮(zhèn)政府在積極申報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并且計劃成立南陽‘元宵?!芯繒?,深入研究、大力弘揚南陽元宵福文化?!蹦详栨?zhèn)分管宣傳負責人說,推動南陽小城鎮(zhèn)建設(shè),形成“兩鎮(zhèn)同城”一體化格局,促進地方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就必須得到群眾的配合與支持,而“元宵?!本褪悄廴诵?、完善社會治理的有效途徑。
精神教化河神“晏公”
“元宵福”信俸的河神“晏公”又稱“勇男圣王”,是漢時湖南省鎮(zhèn)鄉(xiāng)人。相傳當時祖父與父母具在,兄弟五人,圣王為長,幼時讀書過目不忘,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祖父特別喜歡他。出生后,他家鄉(xiāng)連續(xù)三年大獲豐收,稻谷達到一莖三穗,村民都感到這是天降吉祥。到了王莽造亂時,他憂國憂民,愛國愛鄉(xiāng),親自組織鄉(xiāng)民,把守要沖,多次與敵人作殊死搏斗??稍谝淮螒?zhàn)斗中,終因敵眾我寡,他在江中遇害。他的事跡感天動地,上帝封他為“晏公元帥”,屬江中水神,長期受百姓敬仰。
據(jù)《龔氏宗譜》記載,明朝洪武31年(1398),我國北方發(fā)生饑荒天災,福寧府將大量賑災征糧任務(wù)下派給南陽籌集,龔氏第九世龔子杰發(fā)動漁溪36村鄉(xiāng)民義捐搶糧救災,并奉旨組織押運搶糧到宛平(今北京),途中經(jīng)過揚子江遭遇洪水大浪,船頭立香案祈求神明護佑,得到河神“晏公”庇佑,化險為夷,順利渡江,完成押運賑災錢糧任務(wù),并受到了朝廷的嘉獎并授官帶。
回鄉(xiāng)后,龔子杰率眾人建造“晏公神廟”,供鄉(xiāng)親信眾祭拜,祈求四季平安,并約定每年的“元宵?!痹陉坦駨R舉辦,從此南陽元宵福以敬奉“晏公河神”為主,漁溪36村群眾廣發(fā)參與,并不斷充實內(nèi)容,南陽元宵福民俗文化活動名聲鵲起,形成了當?shù)刈罹哂绊懥Φ拿袼仔叛龌顒?。而龔子杰運糧遇神保佑的故事在南陽被永久傳為佳話,龔子杰運糧有功,后人也把他當神一樣去敬拜,并把他的事跡寫進了《龔氏家譜》里。
每年農(nóng)歷正月上旬,南陽鎮(zhèn)“元宵福”從村民中選出“福首”,以自愿方式捐款捐物,并組織村民義務(wù)清洗溪流,嚴禁往溪中扔臟物;中午在龔氏祠堂進行“百家宴”;在村中十字路口等搭牌門、立燈柱等;正月十三日舉行接大王和晏公元帥民俗踩街活動,并在宗祠內(nèi)祭祀、祈福。宗祠內(nèi)獨具特色、成對上千的燈燭擺滿了桌面,冉冉齊燃、熠熠生輝,祈福活動一直持續(xù)到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正月十五村中各戶均以神銃為號,點燭定灶,戒齋素食一天,而祠內(nèi)所有工作人員均應沐浴更衣,齋戒素食。夜花、神銃響徹天空,龍獅儺舞、吹彈拉唱,場中男女呼朋聚友、挾老挈幼,過關(guān)設(shè)霞、清醮祈福、自備筵供、各設(shè)場景,攤販小吃,玩耍雜然,徹夜不眠。此后,祈選新福首、送花船,直至十六日早上開齋為止。南陽“元宵?!辈粌H是村里眾親友團聚的盛會,更是一項隆重的民俗活動。
“做饅頭”元宵重頭戲
“元宵?!被顒又凶顬橹匾慕M成部分便是做饅頭了。在元宵期間,南陽人不是吃“湯圓”,而是吃一種類似湯圓,代表吉祥、健康、平安、幸福、團圓的糯米與粳米混成的圓子,稱為祈福饅頭。
“做饅頭”工序復雜考究,場面壯觀,數(shù)百人一起動手,每年平均要做16萬個,所用糯米與粳米200多擔、赤豆和紅白糖各約60擔。如此浩大的工程,本來最好沒有孩子干擾更能提高做饅頭效率。但是,南陽人卻又鼓勵小孩參與做饅頭,他們參與大人們做饅頭并不是為了能多做幾個饅頭,而是讓他們摸摸饅頭、捏捏饅頭,既是一種從小勞動觀念的教育,更是一種特殊的“摸?!?儀式和“祝?!保⒁庵斆靼渭?、進步向上、考試高中、一代更比一代強,既弘揚了尊老敬老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也寓意著祝福,即祝福孩子們能夠快樂平安地成長。
“元宵饅頭還代表的是家的記憶,10個小饅頭寄到哈爾濱,郵費46元,郵寄到外國的郵費是饅頭成本的幾十倍,但它卻是遠在新加坡、馬來西亞、雅加達的僑胞斷不了的念想?!蹦详枴霸!狈俏镔|(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龔振祿說,對在外的鄉(xiāng)賢來說,這是一種鄉(xiāng)愁的記憶,吃饅頭記住家在哪里、根在哪里。
來源:閩東日報·新寧德客戶端記者 林翠慧 彭娟
編輯:何冰如
審核:陳小蝦 周邦在
責任編輯:何冰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