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寧“劉石江農(nóng)民書屋”走紅:只為當年初衷,他堅守了43年
夜幕降臨,村里的孩子們聚集在劉石江書屋里看書。
劉石江和妻子給前來拜訪的讀者展示他們的結婚照。
寧德網(wǎng)消息(記者 虎妍 文/圖)1974年,劉石江高中畢業(yè),是全公社里學歷最高的一個,他賣掉了家里一頭豬,借了400元錢,自建書屋免費向全村開放。
1979年,改革開放第二年,其大兒子出生,家里一貧如洗,劉石江忍痛宣布圖書館關閉,趁著經(jīng)濟大發(fā)展機會進城打工。
1988年,經(jīng)過多年打拼,劉石江將手頭一萬多元余錢全部投資到書屋上,昔日破舊的小茅屋搖身一變成了一棟兩層樓房。“劉石江農(nóng)家書屋”掛牌成立。
1993年,劉石江攢下了一筆積蓄,增訂了2000多冊書本、一臺電腦、一臺卡拉OK、一張臺球桌,書屋有了報刊閱覽室、圖書閱覽室、村史展覽室和休閑娛樂室。
2017年,當年只有19歲的劉石江到62歲依然為建設書屋東奔西走的劉老頭,他的“草根圖書館”贏得了網(wǎng)民的一片好評,“我讀高中時,學校很少上文化課,學生們大多時間在勞動。那時課外書也比較少,農(nóng)村里大多數(shù)是文盲。”劉石江說,少年時知識和書本的匱乏,還有文化觀念淡薄的生活環(huán)境,是他1974年高中畢業(yè)回到生產(chǎn)隊時最想改變的事情之一,也是他決心開一家免費書屋的重要動力。他說,“等我走了,這圖書館捐了,讓它一直開下去”。
70年代:
壽寧第一所農(nóng)家書屋
劉石江作為家里的獨子,從小深受父母疼愛。“父親比較順著我,我當時說要籌建書屋,他把家里的一頭豬賣了200元錢,用來支持我。”劉石江玩笑的語氣中帶著感激,“他雖然不識字,也不知道圖書館是什么樣子,但他知道我是整個鄉(xiāng)里讀書最多的,覺得我做什么都對。”
200元只夠買一些桌椅,書籍的錢怎么辦?劉石江再一次由父親做擔保,向生產(chǎn)隊借了400元。很快,一間空房間、1000多本書、一套桌椅布置完成。劉石江的農(nóng)家書屋開放了。
劉石江回憶,沒過幾天,他開創(chuàng)免費書屋的消息在家鄉(xiāng)壽寧縣竹管垅鄉(xiāng)竹管垅村傳開了,當時公社里說他的書屋是全縣第一家農(nóng)民自建的圖書館,應該給予支持,一年發(fā)給他15元的資金補助。
90年代:
村里茶葉大戶“取經(jīng)地”
1979年,劉石江開辦書屋以來第一次遇到兩難的選擇。當時大兒子出生,家里需要錢,可如果這樣,書屋就得宣布關門。
再三思考后,劉石江決定抓住改革開放的大好機遇,出門學習了木工。1988年,經(jīng)過多年努力,劉石江用攢下的一萬多元錢自建全村第一棟兩層樓房。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劉石江將原本可以用來出租店鋪的兩間房建成了圖書館。
“我在外面深深地體會到要想富,必須加強學習的道理,所以我購買了很多農(nóng)業(yè)科學技術方面的書籍,讓村民們學習。”90年代初,劉石江成了打工回鄉(xiāng)的“有錢人”,可是鄉(xiāng)親們依然過著貧窮日子。
劉石江考慮到竹管壟村茶葉種植歷史悠久,但產(chǎn)量一直不高這一現(xiàn)狀,花了近一萬元買了5000本茶葉種植書籍,辦起農(nóng)民茶葉研究會,專門教村民如何增加產(chǎn)量。
在劉石江幫助下,村里困難戶柳民林、柳德江等人成了當?shù)赜忻牟枞~大戶。村民們也紛紛效仿,村里的茶葉越種越多,越賣越好。
眼看村里的日子一天天紅火起來,劉石江萌生購置娛樂設施的想法。1993年,劉石江又花了幾萬元錢增購了2000多冊圖書,訂了多種報刊雜志,還購買了電腦、臺球、卡拉OK設備等文化生活娛樂設施。并把三間房間騰出來,設置了報刊閱覽室、圖書閱覽室和村史展覽室。
如今:
孩子的樂園 老人的“情感寄托”
“孩子們都成家立業(yè)了,經(jīng)常叫我們?nèi)コ抢镒?,但我一走,村里的老人孩子們就沒地方看書聊天了。”劉石江說,自己一直不愿意關掉書屋的原因,是放不下那些習慣了有空就到他書屋里坐坐的老人孩子們。
近年來,農(nóng)村人口流失嚴重,竹管壟村留下的大多數(shù)是老人孩子。每天飯后,老人們總會帶著孫子孫女到劉石江的農(nóng)家書屋,孩子們在這里看書畫畫、聽劉石江講故事,老人們在這里聊著陳年舊事,追尋逝去的記憶。不知不覺中,“劉石江農(nóng)家圖書館”成了全村老少的情感寄托。
老人們感嘆,“每天在老劉書屋里坐一坐,感覺日子不那么孤單了”。
上周,劉石江的故事在網(wǎng)上走紅,很多讀者慕名前來拜訪這個隱匿在大山深處的圖書館。
“我想通過外面的聲音,讓更多人建更多的圖書館,讓更多讀不到書的人讀到書。”面對每一個走進家門的陌生人,劉石江和妻子柳德聲都會熱情招待,不厭其煩地講著自己的經(jīng)歷。
“一共投資了多少錢,我還沒仔細算過,應該不止十萬吧。”當記者問書屋的總投資和發(fā)展計劃時,劉石江說,“如果有一天我走了,我想把它捐了,因為只有這樣,它才能永遠開下去。”
責任編輯:葉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