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警上漁排丨夏日炎炎,蕉城公安帶你一覽海上風“警”
進港口、登漁船、上漁排……
百名民輔警穿梭在
大大小小的船舶、漁排中
清查錄入實有人口信息
攻堅整治“三非”外國人問題
登記裝訂二維碼門牌
縱深推進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
……
他們在海上奔走的步伐從未停歇
清查小組兵分16路
行動覆蓋三都澳全海域
在炎炎夏日的海面
形成一道道亮麗的平安風“警”
慧眼識“非”!看三都海域這一幕快速追緝
行動中的清查十組
“我是傣族人,從云南過來打工的,身份證掉海里不見了……”眼前的青年目測30歲上下,皮膚黝黑,操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反觀在一旁細心打量的第十清查組組長林玉助,只見他若有所思,顯然事情并沒那么簡單。
8月15日,蕉城海域?qū)嵱腥丝谇宀樾袆尤驿侀_。當天傍晚17時許,由林玉助、陳光松等11名精干警力組成的第十清查組,正在某海域1號漁排開展清查登記工作。漁帆點點,波平如鏡,在清查組分頭開展走訪登記時,一個匆忙離去的背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開展清查登記工作
“快,追上他!”副組長陳光松見狀立即呼喊曾國莊、陳煜等幾名隊員,一同向神色慌張、正欲坐小船逃跑的青年奔去,合力將其控制住。與此同時,正在登記漁排業(yè)主信息的民警林培基也聞聲趕來,查問其身份信息。面對民警,男子有了開頭一幕的支支吾吾。
覺察蹊蹺后,清查組成員隨即將男子帶入漁排的板房內(nèi)進一步盤查,在民警接連追問下,其真實身份也逐漸清晰。據(jù)悉,該男子系緬甸偷渡入境人員,屬于“三非”外國人,是三都海域?qū)嵱腥丝谇宀樾袆拥闹攸c整治對象。目前,該男子已被公安機關(guān)依法采取強制措施。
查獲“三非”外國人
三都鎮(zhèn)流水坑村村民黃詩生說道:“他們負責的海域位置很偏遠,為了方便工作就駐扎在村里,每天頂著高溫酷暑、早出晚歸,很不容易。這幾天,大家對“三非”外國人的防范意識也提高了許多?!?/p>
行動以來,第十清查小組共登記漁排69戶,登記實有人口145人,查獲三非人員1名,與漁排業(yè)主簽訂不雇傭“三非”人員的承諾書69份,發(fā)放反走私偷渡、防范疫情海上輸入宣傳單197份。
“碼”力全開!他們用心守好“責任田”
清晨朝陽到落日余暉,寬闊的三都澳港灣上密集漂浮著幢幢小木屋,木屋四側(cè)海面圍合著一個個木質(zhì)網(wǎng)格、呈井田式規(guī)則排列的養(yǎng)殖網(wǎng)箱隨浪浮動,第四清查組的陳穎和同事早早地乘著快艇、登上漁排,開啟了繁忙的一天。
三都海上養(yǎng)殖區(qū)點多、線長、面廣,漁排與漁排間看似相連,實則無法跨越,需要快艇接駁。為節(jié)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陳穎所在的清查四組將隊伍分成4支小分隊,由快艇分頭將3支小隊送上漁排開展清查工作,1支小隊在岸上同步進行實有人口錄入,而陳穎和同事們負責現(xiàn)場編制門牌號,采集實有人口信息等工作。
“編制標準地址、采集實有人口信息、標注地理位置……二維碼標準地址的創(chuàng)建過程復雜繁瑣,要求精準度高,更多考驗民輔警的耐心與細致?!标惙f干練的語氣透著嚴謹與細致。她和同事逐戶走訪漁排碼頭開展工作,同步向漁排業(yè)主宣講打擊“三非”外國人和流動人口登記等政策,往往一趟下來早已汗流浹背,然而她們卻顧不上休息,又馬不停蹄趕往下一個漁排……
行動以來,陳穎所在的第四清查小組共編排漁排門牌117戶,登記實有人口300余人,其中流動人口153人;發(fā)放反走私偷渡、防范疫情海上輸入宣傳單400余份。
不懼“烤”驗!晝夜巡護平安海岸線
“劉警官,你們今天又這么早呀!”8月17日6時許,晨光初露,在三都澳七星村門頭的漁排上,由劉鋒帶隊的第五清查小組開始了新一輪的實有人口清查行動。
白天,三都海防派出所民警劉鋒帶領(lǐng)著10名民警、輔警完善錄入漁排排主、業(yè)主、務工人員等實有人口的基本情況;夜間,對出租屋、小作坊等“三非”人員容易藏匿和容留的區(qū)域,加大摸排、清查力度,嚴厲打擊查處各類海上違法犯罪行為,維護三都澳沿海治安秩序持續(xù)穩(wěn)定。
不懼烈日、起早貪黑,強勢推進實有人口清查行動……這是“百警上漁排”的真實寫照。
在做好清查行動的同時,劉鋒還負責著派出所的日常接處警、岸線巡防、宣傳調(diào)解等工作?!坝辛硕S碼門牌,大家有需要報警求助的情況,就可以‘一鍵報警’,我們也能精準定位,及時救助。”針對漁民對實有人口登記工作提出的疑問,劉鋒耐心解答,向漁民宣傳講解這次行動的實際意義和二維碼門牌的重要性、便利性,更好地將治安管理觸角延伸到群眾家門口,保障民生服務,維護社會安全和人民安寧。
行動以來,劉鋒所在的第五清查小組共編排漁排門牌112戶,登記實有人口356人,其中流動人口239人;發(fā)放反走私偷渡、防范疫情海上輸入宣傳單500余份。
來源:閩東日報·新寧德客戶端
編輯:陳娥
審核:林翠慧 周邦在
責任編輯:陳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