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童線獅:線索起舞動乾坤
霍童線獅表演(資料照片) 李民雄 攝
霍童線獅表演
二月二霍童線獅表演
寧德網消息(閩東日報記者 楊洋 通訊員 張中堯 文/圖)“霍童線獅”主要是一種通過絲線控制獅子的動作和表情的民俗技藝。隨著鼓樂聲起,大幕緩緩拉開,舞臺上三五只獅子活靈活現。爭球、搶球、抱球、拋球,在表演者的拉動下,數十斤重的獅子在舞臺上時而騰挪跳躍,時而相互嬉戲,時而出洞搶珠,時而捕食戲球,令人眼花繚亂……獅子的各種姿態(tài)神情,在表演者的配合下惟妙惟肖。
每到周末,在蕉城區(qū)霍童鎮(zhèn)霍童線獅館,十余名表演者在為前來霍童古鎮(zhèn)觀光的游客表演霍童線獅。只見,表演者們手拉繩索,通過頭索、尾索及腮索拉動,使表演臺上的線獅展現出坐立、蹲臥、擺首、含球、吐球等各種動作。2006年,霍童線獅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千年絕技薪火相傳
霍童線獅又稱霍童抽獅,當地人稱之為打獅。該表演集文功、武戲于一身,分單獅(雄獅)、雙獅(一雄一雌獅)、三獅(一母二子獅)、五獅(一母四子獅)等4種。所謂文功,指線獅的表演要靠臺旁樂隊統(tǒng)一指揮,樂器為鼓、鑼、恰恰三種,節(jié)奏一般為鏘咚鏘。鼓手是靈魂人物。隨著鼓點的波瀾起伏,線獅或閃展生風,或輕喃細語。所謂武戲,指舞獅者要有充沛的體力、熟練的技巧與扎實的武術功底,更要有團隊協(xié)作的精神。表演時,十幾位線獅藝人站在后臺分成數組,每組一人為主,其他人為輔。
千古絕技,余韻流風。重則27公斤的大獅子,輕則18公斤的小獅子,靠一根長達10米的線舞動。大獅需要5個師傅操縱,小獅則需兩人。隨著鑼鼓鏗鏘而起,舞獅者根據不同的節(jié)奏拉扯繩索,表演出獅子的各種動作神態(tài)。組員之間,各組之間,配合無間,不論如何閃展騰挪,獅線之間都能做到紛而不纏,繁而不亂,而在狹窄的舞臺上,三五只獅子閃展生風,快而不撞,實為一絕。
“表演不僅講體力、要拉扯繩索,且還要兼顧團隊間的默契。”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霍童線獅第十四代傳承人黃振鍵說,整個演出考驗的是隊伍的協(xié)作能力,倘若一個人脫節(jié),整個線獅表演就無法延續(xù)。有十幾年功底才可上場表演。
如今,除周一外,霍童線獅館每天中午13時都會呈現一場表演。線獅表演隊在每天中午專場演出前,會安排一定時間進行隊伍訓練,其中優(yōu)秀的隊員將接受傳承人的專門指導。黃振鍵介紹,這是為了培育新能手,讓線獅技藝得到傳承與發(fā)揚。
“今年迎來了‘大裝年’,每個參加表演的隊員都鉚足了勁在準備。”黃振鍵說,霍童人認為年份尾數逢四或九即是“大裝年”,又稱“大迎年”。遇上“大裝年”,“二月二燈會”便愈加隆重。
近年來,霍童線獅多次受邀參加國內外重大的文化藝術展演活動,展現精湛表演技藝,贊譽如潮。然而,傳承已不能滿足大眾需求,為促進線獅演技創(chuàng)新,近年來,霍童線獅隊還新創(chuàng)了線獅口吐春聯、母子喂球、踩球等動作。
加大霍童線獅保護傳承
為了進一步做好霍童加大線獅傳承與發(fā)展工作,近年來,在各級部門與領導的重視和關心下,蕉城區(qū)霍童鎮(zhèn)不斷加大對霍童線獅文化的保護和開發(fā)力度。
據霍童鎮(zhèn)旅游開發(f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章義介紹,2012年6月,霍童鎮(zhèn)成立霍童鎮(zhèn)旅游開發(fā)有限公司,同時由霍童鎮(zhèn)政府投入60萬元將一座舊房改造成線獅表演館,并組建2支40人的線獅表演隊伍,每天進行專場演出,鎮(zhèn)政府每年給予補助經費28萬元,力求將霍童線獅作為該鎮(zhèn)旅游新產品,向外推廣。2013年以來,已開展專場演出2000多場,觀眾近20萬人次。
讓黃振鍵感到欣慰的是,由于各級政府的大力傳承和保護,如今有了固定的訓練場所,還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霍童線獅的隊伍中。這門千年絕技,終于在傳承的道路上走得順暢起來。今年,而立之年的黃文俊就是其中之一:“不能看著老祖宗留下的遺產就這樣失傳。通過與家人商量后,2008年加入到了霍童線獅隊中。”
跟著黃文俊一同學習霍童線獅的還有他三周歲的兒子。每當黃文俊在練習時,他總是上前來,或是和父親拉一拉繩,或是朝鼓面敲打兩番,或是在旁邊靜靜地看著父親舞獅。
不僅如此,蕉城區(qū)霍童鎮(zhèn)中心小學遴選中高年級學生組成男女線獅隊,專門邀請專業(yè)線獅師傅來校內擔任輔導老師。目前,線獅隊已經培養(yǎng)了兩批共36個孩子,利用學校社團活動及周六時間組織訓練。經過近2年的反復練習,這群還在上小學的“零零后”,成了霍童線獅這門國家級非遺技藝的“傳承人”,不斷演繹霍童線獅的精彩。
更加可喜的是,非遺博覽園一期工程霍童線獅館目前已完成封頂,今年內將完成內部裝修,投入使用。據悉,一期工程霍童線獅館內設置接待廳、游客服務中心、線獅文化展示廳、洞天文化展陳館、線獅表演廳,表演廳設420個觀眾席。該項目建成后,將更好地保護與傳承霍童線獅,更好地彌補原有線獅館旅游市場定位不高、市場空間不足等問題,讓霍童傳統(tǒng)文化、民間手工藝形成合力優(yōu)勢,為民間工藝市場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無限商機,極大地提升霍童鎮(zhèn)旅游核心競爭力。
因傳統(tǒng)表演只是融入較小的現代聲、光、電技術,為使表演場面壯觀、氛圍濃厚,使觀眾清楚理解動作意義,今后將在舞臺燈光、背景音樂和后臺解說上做科學處理和改進,對新館的布置將采用先進的聲像處理,使得觀眾在固定的位置上能夠看到全方位表演。
責任編輯:鄭力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