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錢本鑫:退而不休的“金牌調解”員
錢本鑫正在進行調解
寧德網消息(記者 茹捷 文/圖) “就按你說的辦,我們都信任你。”4月8日,在古田法院調解工作室,情緒激動的借貸雙方最終在調解員錢本鑫的調解下握手言和。借款人現場承諾將盡快歸還所欠的30萬元欠款。這起糾纏了一年,差點鬧上法庭的借款糾紛在錢本鑫的調解下,僅用了1天時間,就得以妥善解決。
“對我們來說,調解可能只是工作,但對老百姓來說,可能就是天大的事,也許你的調解會改變被調解人的一生。”這是古田法院調解工作室調解員錢本鑫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從1984年至今 ,67歲的錢本鑫把畢生心血都傾注在群眾的矛盾糾紛調解工作上。多年公正、有效的調解,也使他成為古田調解界的一塊“金字招牌”。
機緣巧合下進入調解界
談起進入調解界,老錢笑稱,完全是機緣巧合。
上世紀80年代初,古田縣大橋鎮(zhèn)錢厝村歷史遺留的三大積案(村民欠集體款項案、村民亂砍濫伐案、村民侵占耕地建房案)的處理讓村兩委傷透了腦筋。由于矛盾的尖銳,村民與村兩委關系十分緊張,造成村里工作難以開展。
臨危受命。1984年,為人公正的錢本鑫被選為大橋鎮(zhèn)錢厝村村干。
履職后的第一件事,老錢將第一把火燒在“三大積案”上。針對案發(fā)當時的實際處理情況,老錢做了大量涉案群眾的思想工作,理出一套有說服力的、涉案群眾能接受的解決方案。短短的三個月,這困擾村里多年的三大積案得以順利解決。
因調解矛盾糾紛成績突出,1986年,老錢被鎮(zhèn)里安排到大橋鎮(zhèn)司法辦從事調解工作。
多年來,老錢不知多少次沒日沒夜周旋在當事人的爭鬧里。深入農村山場地頭,擺事實、講道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一起起矛盾尖銳的糾紛在老錢的調解下最終化為“握手言和”。
在大橋鎮(zhèn)工作期間,老錢多次被上級黨委、政府和業(yè)務部門評為“先進工作者”“優(yōu)秀共產黨員”,曾被授予“好司法行政干警”稱號。而他在大橋鎮(zhèn)主持調解的一件人身損害賠償案例,入選《福建人民調解一百案例》。
退而未休繼續(xù)發(fā)揮余熱
2009年,老錢光榮退休了。2010年10月,受古田縣人民調解委員會、古田縣司法局的聘請,老錢來到了古田縣人民法院調解工作室開展“訴調銜接”工作。
2011年1月14日,吉巷鄉(xiāng)前垅村村民阿花在為吉巷村村民阿良做白木耳裝袋時,由于合伙負責套袋的阿蓮拉錯開關,導致裝袋機倒轉,阿花左手手指被機器軋斷了。
事后,阿花向法院提出賠償申請,由于無法提供證據,古田法院立案庭介紹其到人民調解中心進行訴前調解。老錢受理調解后敏銳地察覺到,如不及時固定證據,會給調解增加很大難度。老錢在做好申請人的詢問筆錄之后,馬上通知雇主、致害人到室,詢問整個事故過程,及時固定證據,根據事實與律師、法官、調解員溝通案件性質,追加共同承攬的多位女工為被申請人。意想不到的是,阿花卻不愿向阿蓮以外的女工索賠。調解陷入僵持。經老錢苦口婆心反復解說,排除受害方與致害方的心結及案外隱情,終于使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并履行。這起歷時半年的調解畫上了句號。
在調解工作室的五年多,老錢調解各類民間糾紛714件。“老錢來到調解工作室后,很多民事糾紛直接通過調解就得以解決,大大減輕了法院的審判壓力。當事人減少了訴訟時間,省去了不必要的花費。”古田法院副院長、立案庭庭長黃榮峰說。
授道解惑傾力指導后輩
老錢多年從事調解工作,也讓他總結了不少經驗。“緩和情緒法、背靠背法、以案示法法、疏通人脈法、巧用說情法、聯合調解法……”等“十項工作法”便是他的“自創(chuàng)絕技”。對于這些竅門,老錢沒有敝帚自珍,而是通過培訓、授課、面對面指導等方式把這些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后輩。
五年多來,老錢在“訴調銜接”這個平臺上,培訓鎮(zhèn)村兩級人民調解員800人次,指導、解答鄉(xiāng)鎮(zhèn)街道調委會人民調解業(yè)務300人次,解答法律咨詢560件,協助接待信訪23件。
三十余年來,錢本鑫與人民調解工作結下不解之緣。老錢說,如果身體允許,他會在調解這條路上繼續(xù)堅定地走下去。
責任編輯:吳圣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