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wěn)扎穩(wěn)打的樓市調控
10月22日上午,在十九大新聞中心以“滿足人民新期待,保障改善民生”為主題的第五場記者招待會上,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黨組書記、部長王蒙徽表示,將堅持調控目標不動搖、力度不松勁,保持政策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
9月70個大中城市中一線城市樓市價格環(huán)比繼續(xù)下降,也呼應了調控效果。在嚴格的房地產調控下,商品房銷售增速平穩(wěn)回落,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得到了有效抑制。
半年前,北京出臺“史上最嚴”房地產調控政策,拉開新一輪房地產調控的大幕。隨后,全國52個城市或地區(qū)出臺限購限貸政策,累計出臺120項限購政策和162項限貸政策,對新房和二手房市場進行嚴厲的調控。
近一段時間以來,在流動性支撐下,品類繁多的“融資中介”為了短期資金收益,聽憑企業(yè)融資加杠桿,甚至在主業(yè)利潤無法支撐借貸成本的情況下,冒險投向理財和房地產等金融資本市場,通過賭預期、試圖依靠房價上漲帶動的資本增值來維系隨時可能斷裂的資金鏈。
在這一模式下,房地產變成了各類融資模式所依托的金融工具與融資平臺,傳統(tǒng)的行業(yè)調控模式便難以約束這一遠離產業(yè)基本面的“資本運作”。
因此,簡單的擠壓樓市泡沫顯然不是此輪調控的政策目標。中國經濟正面臨著一個難得的改革“時間窗口”:在抑制金融泡沫、防止系統(tǒng)性風險爆發(fā)的同時,通過“降杠桿、調結構”建立起金融監(jiān)管和房地產行業(yè)的“新型長效調控機制”。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guī)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既抑制房地產泡沫,又防止出現大起大落。
不到一年 ,在諸多領域長效機制開始初具雛形。住房市場供應渠道的多源化,被認為是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中相當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租房市場,壯大租賃,構建“租售并舉”、“先租后買”、“先買房后改善”的住房供應新體系已經推出。而共有產權住房京滬試點,也成為繼商品房市場之后,住房市場供應中一種新的嘗試。
反向的人口流向與土地供給是我國土地供給的主要矛盾,也是造成一二線城市房價高漲,三四線城市卻急需去庫存的重要原因。增加土地供給不僅包括商品房土地,也包括保障房和租賃住宅土地的供給,這是緩解房地產市場供需矛盾,促進租賃市場、保障房建設的重要保證。
銀監(jiān)會主席郭樹清在黨的十九大中央金融系統(tǒng)代表團開放日當天表示,今后整個趨勢是金融監(jiān)管會越來越嚴。對影子銀行、交叉金融、房地產泡沫、地方政府債務等,同時還有與其相關的操作性風險,集中整治“金融”房地產亂象。
責任編輯: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