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起訴騰訊:一篇微信公號文章引發(fā)的法律訴訟
原標題:抖音起訴騰訊 后者稱將積極應訴
糾紛緣起一篇微信公眾號文章;抖音和今日頭條已與多家互聯網公司“開戰(zhàn)”
5月17日,北京海淀法院案件快報顯示,抖音短視頻將騰訊訴至法院,緣由是抖音短視頻認為微信公眾號“快微課”發(fā)布的文章虛構了視頻的來源,名譽權受到了侵權,而“微信”客戶端由騰訊公司運營。抖音為今日頭條旗下的短視頻平臺。
抖音要求被告立即停止侵權,提供微信公眾號“快微課”的注冊信息及身份信息,賠禮道歉,并賠償經濟損失及維權合理費用共計100萬元。海淀法院已受理此案。
一篇公號文章引發(fā)的法律訴訟
海淀法院案件快報顯示,原告抖音訴稱,2018年4月,微信公眾號“快微課”發(fā)布了《抖音,請放過孩子》一文,該文章內容引用了大量由用戶拍攝的孩子視頻、以及家長與孩子互動的視頻,該部分視頻內容含有危險動作,并且配上了“孩子一直在掙扎,一直在哭鬧”、“驚悚”、“嚴重外傷”、“玩兒上命”等一些會引起讀者恐懼情緒的文字,其中將明顯帶有“北京時間”、“秒拍”、“騰訊視頻”水印的視頻認定為是來源于抖音短視頻。
抖音短視頻認為,微信公眾號“快微課”發(fā)布的文章內容,虛構事實、故意混淆視聽,將一些并非來自于抖音短視頻的視頻認定為來源于抖音短視頻,并以此作為證據證明抖音短視頻在坑害孩子,對孩子不利,誤導廣大網友認為抖音短視頻不利于孩子成長,引發(fā)廣大網友對抖音短視頻產品運營情況的負面評價,以及引導廣大網友卸載抖音短視頻。
騰訊:自問流程無誤,會積極應訴
“自問流程無誤,來事不怕事,我們會積極應訴”,對于抖音的起訴,騰訊公關總監(jiān)張軍回復新京報記者稱,微信公眾平臺有完整的侵權投訴機制,一經核實,馬上會進行相應處理。歡迎抖音及其他所有公眾平臺用戶通過侵權投訴機制向我們反映侵權行為,微信公眾平臺對所有涉嫌侵權行為的處理一視同仁。
騰訊方面在回應聲明中稱,經核查了解到,微信根據抖音4月8日的投訴處理了一批侵權賬號。其中“快微課”公眾號收到投訴后已經自行刪除了文章。如有更多后續(xù)侵權行為,歡迎抖音通過微信公眾平臺侵權投訴系統向我們反映。
騰訊方面稱,截至目前,還未收到海淀法院相關訴訟文書。收到后,騰訊會按照法院訴訟程序積極應訴。
獨立IT分析師唐欣稱,騰訊的法律責任還需要等判決結果,但可以肯定的是,抖音和騰訊都不缺這一百萬,這次起訴更多是要傳遞一些信息。抖音這次抓住了證據,起訴騰訊可以吸引公眾目光,同時這次起訴也有回應之前微信封殺的意味。
追問1
公號涉嫌侵權,抖音該不該起訴騰訊?
“這事應該告發(fā)布文章的微信號呀”,微博用戶“吉小也”的評論反映了不少網友的疑問:如果抖音認為微信公眾號侵權,為什么不是直接起訴作者,而是起訴作為平臺的騰訊?
記者了解到,微信公眾號“快微課”是一個以個人為運營主體的公眾號。
對此,IT律師趙占領稱,若微信公眾號發(fā)布涉嫌侵權的文章,在不知道公眾號運營主體的真實身份時,一般需要先起訴騰訊,要求騰訊提供其真實身份,然后再將其追加為共同被告。當然,如果已經知道公眾號運營主體的真實身份,也可以起訴騰訊,要求騰訊承擔間接侵權責任。
對于要求騰訊賠償,趙占領稱,要看是否符合兩點:首先是涉案文章本身是否存在誹謗或者侮辱內容,構成侵權;其次,騰訊是否對此侵權屬于明知或應知,比如抖音之前向騰訊發(fā)出侵權通知,而騰訊沒有刪除侵權文章。
根據微信方面的回應,微信根據抖音4月8日的投訴已經處理了一批侵權賬號,其中“快微課”公眾號在收到投訴后已經自行刪除了文章。
因此,資深商業(yè)律師劉鵬飛認為,類似案例數量眾多,基本上平臺承擔的責任僅限于把涉嫌侵權的內容下線,最終承擔賠償責任的是內容發(fā)布者。
追問2
如何理解今日頭條互聯網圈“開懟”?
進入2018年,抖音與今日頭條接連與多家互聯網公司“開戰(zhàn)”。
3月10日起,抖音的鏈接轉發(fā)至新浪微博后,不會出現在個人主頁和信息流。今日頭條方面稱,微博封殺了抖音。微博方面回應稱,一直對各類合作持開放態(tài)度,但前提是要遵循規(guī)則。
今日頭條在1月29日表示,將以“百度不正當競爭”提起訴訟。隨后,百度回應,不僅否認了頭條的指控,還稱頭條近期的一系列發(fā)聲,源自“發(fā)展困境的焦慮”。
騰訊重啟微視后,與抖音在短視頻領域形成競爭關系。5月7日,今日頭條創(chuàng)始人兼CEO張一鳴和騰訊控股董事局主席兼CEO馬化騰在朋友圈隔空“互懟”。
5月14日,海淀法院案件快報顯示,因認為劉某在知乎上發(fā)布的文章《今日頭條與木馬》惡意詆毀抹黑其網站,今日頭條以侵害名譽權糾紛為由將劉某、知乎訴至法院,索賠100萬元。
對于抖音、今日頭條近期的密集訴訟,趙占領稱,抖音、今日頭條近期的多起名譽權訴訟,基本上一部分是因為被告發(fā)布的涉及抖音的負面內容比較多,也可能部分文章存在問題。同時,也可以理解成是原告的一種策略,試圖通過訴訟來扭轉輿論上被動局面,“這也是不少企業(yè)的一貫做法。”
唐欣認為,今日頭條和被起訴的幾家公司嚴格意義來說是競爭對手,旗下的產品在另外幾家公司中大多能找到對標的產品或功能。今日頭條頻繁發(fā)起訴訟,可以理解為是對競爭對手的打擊。
今日頭條互聯網圈“開懟”
1月29日
今日頭條發(fā)布聲明稱將起訴百度“不正當競爭”。
3月
今日頭條高級公關總監(jiān)稱,“微博封殺抖音,影響用戶體驗。”
5月14日
海淀法院案件快報顯示,今日頭條以侵害名譽權糾紛為由將劉某、知乎訴至法院。后又撤訴。
5月16日
海淀法院消息,因認為對方未經許可播放視頻節(jié)目作品《一郭匯》,今日頭條起訴百度旗下兩家公司。
5月17日
今日頭條旗下的抖音以名譽權侵權糾紛為由將騰訊訴至法院。(記者 楊礪)
責任編輯:陳美琪
(原標題:抖音起訴騰訊:一篇微信公號文章引發(fā)的法律訴訟)